【Archive 於博物館的多重樣貌】
-
主持人:王文岳
-
主講人: 朱筱琪 獨立工作者|現就讀北藝大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研究所博士班|曾任北師美術館館員|關注藝術、文化、博物館、遺產、強迫遷徙等議題
陳禹先 自由工作者|現任「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主持人| 曾任香港M+館員、國美館館員|關注數位文化資產、當代時基媒體藝術的保存維護 -
時間:7/21 1930 - 2100
-
地點: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1巷15-2號)
-
講座介紹:
一件文物進入博物館、給予編號時,其故事也開始被重新爬梳並記錄著。在保存維護面向上,為了能夠典藏當代複雜多變的文化資產與新興載體,Archive扮演的角色越趨重要,由博物館所主導、並以作品的長遠保存為目的的檔案生產活動逐漸被當代保存維護師採納,特別是應用於複雜裝置、時基媒體、甚至觀念藝術、表演藝術的長期保存,Archive 的形式也跳脫二維平面與影像的範疇,透過虛擬實境技術,沈浸式的檔案紀錄開啟了更多檔案的想像與回顧歷史的角度。同時,當面臨文物的典藏、管理與展示推廣,在每一環節實踐中,博物館又該如何展現/講述每一件文物的歷史軌跡,進而發展多元、多面向的討論?且當文物作為一種 archive 的紀錄載體,具備傳遞社會集體記憶的功能時,archive 的實踐則被賦予權力與地位,而博物館又會如何重新思考自身的社會責任與挖掘多樣的歷史敘事。
此場講座以兩位博物館工作者,分享在不同的博物館工作崗位中所了解的Archive 意義與功能,藉此提供理解與認識 Archive 不同樣貌的多重觀點。
備註: 「Archive」一詞台灣多翻譯為「 檔案 」,但在不同脈絡下其意義與角色時常會轉換,為尊重原詞義之多樣性,本講座中不對 Archive 一詞進行翻譯。
-
本計劃獲2020年第一期藝文環境與發展類補助:新樂園25年藝術資料的結構化想像與藝術空間檔案研究調查
-
本新樂園藝術空間榮獲 台北市文化局 行政維護贊助
-
特別感謝:社團法人台灣維基媒體協會